凤凰新闻网10月22日讯(通讯员 滕瑶 阙村芝)近年来,凤凰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制度建设为基石,以执法规范为关键,以监督提质为保障,聚焦执法检查“小切口”,确保涉企执法更加规范、高效、透明,以“硬监督”提升法治营商环境“软实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护航。
一是强化涉企执法监督,提升行政执法力度。完善执法权限、执法程序、事实调查、适用法律、执法言行规范、文书填写等具体规定,根据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及相关制度要求,严格行使自由裁量权,做到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健全执法监督和档案管理等具体要求,狠抓落实,切实把提高执法主体、相对人及公民的档案法律意识纳入执法机制的创造过程中。
二是细化包容审慎监管,提升行政执法精度。全面推行行政处罚案件合法合规性审核机制,对重大案件实行集体审议制度,对涉及违法建设、建筑渣土、户外广告审批和油烟、污水排放等重要事项进行集体审议,注重听取涉及企业、行业商会协会意见,让行政执法过程合法合规更接地气、解问题,切实为企办实事。积极推动执法大队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通过对行政执法行为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公示,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实现行政执法案件全过程音视频留痕、可回溯管理,提升行政执法的“能见度”。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让法治“体检”成为一种常态,提升行政执法“精准度”。
三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执法温度。树立柔性执法理念,依法改进和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推进一次检查,全面体检”,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少执法检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不断完善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对于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违法行为,以及首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情况,将不予行政处罚。制定了《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并办理了28起柔性执法(免罚)案件,帮助10家企业完成了行政处罚信息的信用修复。
来源:凤凰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作者:滕瑶 阙村芝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