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且谈组工干部的“硬”与“软”

凤凰新闻网12月13日讯(通讯员 滕文欣)组工干部是推进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作为干部队伍中的“领航员”“筑基者”,组工干部肩负着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重任,“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硬”能力是组工干部干事创业的“金刚钻”,“软”能力是组工干部团队协作的“润滑剂”。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保持整个干部队伍的“自身硬”,组工干部应先“硬”。坚定理想信念,锻造政治素养过硬。“讲政治”不是空谈理论、纸上谈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政治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分析问题时,始终从政治和全局的角度出发,明确区分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是非,清晰界定组织工作的职责和底线。以公正立公信,以公心赢民心,永葆组工干部公道正派、忠诚可靠的政治本色,确保组织工作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注重实践锻炼,提升业务能力过硬。工贵其久,业贵其专。组织工作因其政策性、专业性和程序性要求高,覆盖面广、涉及点多,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专业水平,要强化对业务知识的学习,精准把握政策法规、流程规范,提升专业本领、专业思维,力求把各项政策烂熟于心、运用自如,努力成为组织工作的业务通、多面手。树立干中学、学中干的理念,联系实际踱方步、结合职能勤思考,努力推动各项工作积厚成势、争先进位。秉持原则操守,务实工作作风过硬。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第一要求,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意识。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组工干部的“必修课”,经常讲、反复讲、时时讲、年年讲,时刻不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法律制度,严守廉洁自律规定,明晰法律与纪律的“高压线”、公与私的“警戒线”。

组工干部不仅要有“硬”,还应有“软”。洞幽烛微的软技巧。组工干部要讲究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广泛吸纳多元观点,在与人交往中,善于倾听、观察,从细微处发现问题本质。善于和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善于从不同侧面分析和把握问题,以柔和的方式展现专业能力,以软方法、软技巧服务出硬水平,不断提高识人的本领,为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低调随和的软形象。组工干部要了解人、说服人、激励人,必须接近人,与群众打成一片。工作中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树立起可信、可亲、随和的形象,群众来访时“三个一”: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暖茶;与同事融洽相处,共同推进事业发展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双重提升。以人为本、以诚相待的工作态度,构建团结协作达到“成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氛围。耐住清凉的软心态。组织工作因其规范性和纪律性要求严,同时面临着来自外界的多样诱惑。在这样的背景下,组工干部需要保持一颗正直的心态,对个人生活的追求保持适度的节制,培养出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心态。在面对诱惑时坚守原则,面对艰苦时不屈不挠,面对清贫时保持坦然,面对寂寞时保持定力。即使在遭遇挫折或不如意时,组工干部也不会因一时的得失而失去方向,而是始终将党的原则和政策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

有了硬素质,组工干部就有了刚性;有了软情怀,组工干部就增加了韧性。有了刚性和韧性的结合,组工干部就能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和挑战中保持坚定和灵活,既能坚守原则,又能适应变化,有效推动党的组织工作向前发展。这种刚柔并济的特质,使得组工干部能够在维护党的纪律和规矩的同时,也能够理解和关心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情感的和谐统一,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

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滕文欣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