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融媒7月10日讯(通讯员 张艺鑫)近日,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湖南省凤凰县,走访老党员隆求琳,调研其以“民宿+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隆求琳出生于凤凰县一个普通苗族农户之家,70年代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他放弃留在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扎根基层。退休前,他曾在山江镇凉灯村驻村扶贫九年,担任村第一书记五年,带领村民实现“通电、通路、通水”,彻底摆脱“四不通”的贫穷落后困境。其间三次荣立三等功,五次获县政府嘉奖,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其事迹曾被《团结报》《湘西工作》等进行报道。
退休后,他继续投身乡村建设,先后创办四家融合苗族文化的特色民宿。民宿整体设计由其妻子吴琼负责,她将苗绣、银饰、吊脚楼等地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打造出既有文化内涵又具有审美特色的空间体验。实践团成员在参观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两人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他说:“民宿不只是住的地方,更是传承家乡文化的平台,乡村振兴也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一辈子的牵挂。”
作为一名老党员,隆求琳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创业过程中,他带动周边亲友就业,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让民宿不仅成为凤凰旅游的文化地标,也成为激发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榜样。访谈最后,隆求琳还分享了未来计划:扩大民宿规模,开发非遗体验项目,并与政府协作,打造凤凰县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他表示:“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赛,需要更多人加入。”
隆求琳的故事是凤凰县乡村振兴的缩影,展现了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用行动诠释了心系家乡、奉献基层的初心,也为更多人点亮了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念之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无数像隆求琳一样的奋斗者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书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崭新篇章。
来源:凤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艺鑫
编辑:彭晗
本文为凤凰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