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红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湖南农业大学调研团队探秘凤凰县发展新路径

凤凰新闻网7月10日讯(通讯员 鲁鑫 彭盟鑫 谭瑞睿)为探索科技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7月上旬,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率园艺学院博士服务团,深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聚焦 “青”(青年人才、绿色产业)与“红”(红色基因、党建引领)融合发展主题,开展深度调研与科技服务,助力当地走出一条“红色铸魂、绿色筑基、旅业赋能”的振兴新路。

院士领衔,科技服务下沉产业一线

7月4日,团队首站抵达凤凰县菖蒲塘村。邹学校院士带领团队实地考察了科技小院猕猴桃种植基地,详细询问品种选育、技术推广及产业效益,为特色农业升级“把脉问诊”。园艺学院博士服务团成员现场对接产业需求,明确科技帮扶重点方向,为后续精准服务奠定基础。教师团队通过观摩展馆、听取汇报,系统了解该村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民生改善的实践成效。

图片4.jpg

党建引领聚合力,校地协同启新程

7月5日,“湖南农业大学-凤凰县党建共建暨博士团科技服务”正式启动。凤凰县委书记毛家高度肯定前期校地合作在红色资源活化利用与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方面取得的成果。活动现场,双方签署党建共建协议,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谢方平为博士服务团授旗。邹学校院士宣布活动启动,标志着以党建引领、科技支撑、人才下沉为核心的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机制迈入新阶段。

“红”“绿”交融,探路融合振兴新模式

“调研中,“青红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湖南农大“猕富奇实”团队深入菖蒲塘村红色文化长廊和猕猴桃种植园,切身感受红色文旅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的蓬勃生机。在科技小院座谈会上,校地专家、博士团成员围绕科技小院效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融合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流,特别探讨了如何深挖红色文化内涵,赋能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例如将猕猴桃基地打造为研学实践基地,有机融入县域红色旅游线路,增强产业吸引力和竞争力。


产旅联动,打造融合实践新载体

团队实地走访了阿拉营镇标准化猕猴桃基地和周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考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品牌建设情况。这些点位正是当地推动绿色产业与红色旅游深度嫁接的生动实践。菖蒲塘村以红色文化带动乡村人气、激活绿色经济的成功经验,为“青红旅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图片7.jpg

赋能乡村,打造振兴可鉴新样本

此次湖南农大团队深入凤凰,不仅为当地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升级提供了院士级智库指导和博士团精准科技服务,更在红色资源价值转化与绿色产业动能提升的关键节点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通过构建“党建引领、科技支撑、人才下沉、产旅融合”的校地协同机制,团队助力凤凰县持续深化特色发展之路,其探索形成的 “青红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模式,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样本。

来源:菖蒲塘村

作者:鲁鑫 彭盟鑫 谭瑞睿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