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7月25日讯(通讯员 吴刚华)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城市的温度,终究要由生活在其中的民众来感知。从街角公园增设到老旧小区改造,从交通路网优化到公共服务升级,每一项规划都应扎根于群众呼声。唯有俯下身子倾听民声,敞开门户吸纳民意,才能让城市建设跳出“重面子轻里子”的误区,真正把资源用在群众心坎上,让发展成果精准对接民众期盼,让城市航向始终与民心同频共振。
然而,当下一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却对民众声音有所忽视。有的领导干部“听取意见”流于形式,开展座谈会变成了“一言堂”,群众发言时间被压缩,意见建议石沉大海;有的则选择性倾听,只接纳符合自身规划的看法,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质疑置之不理;有的甚至缺乏倾听意识,在城市项目立项前未充分调研,仅凭主观判断推进工作,如一些城市盲目跟风建设大型文化地标,忽视了群众对基础教育、医疗设施等民生工程的迫切需求。这些直接给城市建设带来了严重危害,导致城市建设与群众需求脱节,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引发群众不满,当群众的合理意见长期得不到重视,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深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部分领导干部政绩观出现了偏差,过于追求短期政绩,将城市建设当作彰显个人功绩的途径,忽视了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民众根本利益;是决策机制缺乏公开透明性,民众参与渠道有限,信息不对称,导致民众意见难以有效传达至决策层;是部分领导干部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前,未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扎实调研,对民众需求一知半解,决策自然难以贴近实际。
对症下药,靶向诊治,要帮助领导干部在认真倾听中校准城市建设的航向,引导其深刻认识到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将民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要搭建多样化民众参与平台,举行听证会、开展网络民意征集、设立社区议事会等,拓宽民意表达渠道,使民众意见充分融入城市建设决策。
城市建设是一场持久的民生工程,只有俯下身子倾听民众声音,才能精准把握城市发展脉搏,校准建设航向,让城市更宜居、更美好,才能不断提升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来源:凤凰县委组织部
作者: 吴刚华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