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县:重拳出击整治涉企执法 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再升级

凤凰新闻网9月16日讯(通讯员  胡婷婷  杨晚静)“现在政府部门来检查,都会提前公示计划,扫码入企,整个过程透明规范,我们企业感到既放心又省心。”凤凰吉兰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芳的一番话,道出了当前凤凰县众多市场主体的共同心声。今年以来,凤凰县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头号工程”,聚焦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了一场环境优化提升攻坚行动。

源头抓起,严审执法资格准入。凤凰县已对34个县直行政执法单位、17个乡镇、3个垂直管理部门及13个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共计67个执法主体进行全面公示,确保执法单位资质的合法性。同时,组织开展了2025年涉企行政检查人员持证专项执法资格考试,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据统计,共计150人报名本次考试,实际参考137人,通过考核75人,通过率达为54.7%,对未参考及未合格人员一律冻结执法资格,从源头杜绝无证执法行为。

阳光执法,透明度与满意度双提升。凤凰县一方面强力推动执法计划清单公开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擅自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目前位置,已有11个县直单位与2个乡及时更新公示了更为详尽的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另一方面全面推行的“扫码入企”监督机制,将每一次检查都置于阳光之下,有效遏制了“人情执法、选择执法”及“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随着整治行动的深入,多家企业的认可成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目前县域企业普遍反馈:“现在执法部门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的现象已大幅减少,执法环境得到明显净化和改善。”凤凰县茶叶协会会长姚花平也表示:“现在执法部门都会提前告知检查事项,避免了重复检查,让我们能够更专注于生产经营。”湖南优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双平对此也深感认同:“‘扫码入企’制度让执法全程留痕,既规范了执法行为,也不影响工厂线生产,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这种透明化的执法方式值得点赞。”

动真碰硬,突出问题整治立竿见影。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敢于亮剑。通过深入自查自纠,共发现并查处1起乱罚款问题、1起以罚代管问题,第一时间完成整改,实现问题清零、隐患归零。其中一家违规受罚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反映的问题能够这么快得到解决,说明凤凰县委、县政府为企业较真了,这让我们感觉到公平与公正,对未来在凤凰县投资发展也更有信心。”

创新监督,执法质效实现新跨越。凤凰县创新采用“实地+专项”的案卷评查模式,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强化监督。开展两轮大规模案卷评查,抽调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律师等专业力量组成12个专项组,对18个行政执法单位实施全覆盖检查,其中立行立改42条,限期整改7条。这种“以评促改、以查促优”的方式,精准指导并规范了基层执法行为,推动了执法质效的“大提升”。一家本地餐饮企业的负责人评价道:“能感觉到执法队伍的专业水平在提高,程序更规范,告诉我们问题在哪、怎么改,这种‘服务型’执法让我们心服口服。”

畅通渠道,构建亲清政企关系。为持续巩固整治成效,凤凰县建立了涉企执法快速响应监督机制。通过在县人民政府官网公开投诉电话、邮箱和地址,搭建了政企互通的“连心桥”,诉求实现“100%受理、100%反馈、100%闭环”。这一机制不仅有效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极大提升了执法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

据悉,凤凰县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完善执法监督的长效机制,推动涉企执法行为更加规范、高效、透明,努力将法治打造成为凤凰县营商环境最硬实的“驱动内核”,为众多企业营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制营商环境,为政企联动共同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来源:凤凰县优化办

作者:胡婷婷 杨晚静

编辑:黄文渊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