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籍将领陈范的抗日故事(一):与日寇血战七天七夜 死守67号铁桥救128师存亡

微信图片_20250903133601_76_6.jpg

抗日将领陈范。

凤凰融媒9月3日讯(记者 候一帆 何为)9月1日下午,记者探访了抗日将领陈范之子陈启迪。尽管在父亲牺牲时他年仅一岁,但通过长辈口述与历史资料查阅,父亲及所在的国民革命军128师在抗战中的烽火岁月,早已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Still0903_00001_副本.jpg

陈范之子陈启迪讲述父亲的抗日故事。

投笔从戎赴国难  青年将领率部出湘

“父亲出生于1909年,16岁考入贵州崇武军事学堂第二期,18岁毕业回湘西凤凰后,便在驻防当地的34师从见习生做起,一步步晋升至副团长。”陈启迪回忆道。

以湘西子弟为主体的“筸军”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128师,出湘抗日。陈范担任第128师384旅767团团长。在奔赴宁波前的誓师大会上,官兵们发出震天誓言:“筸军出动,中国不亡!”

Still0903_00002_副本.jpg

嘉善阻击战历史素材。

夜战肉搏夺枫泾  凤凰血性初显锋芒

128师的首战始于枫泾镇——这个位于上海与浙江省嘉善县交界的战略要地。“当时128师没有飞机大炮,只能靠汉阳造、土枪对抗日军的先进武器,便充分发挥夜战、近战的优势。”陈启迪说,128师师长顾家齐调382旅763团支援枫泾镇时正值夜间,官兵们索性脱了上衣打赤膊,在黑暗中靠“摸衣服辨敌友”,用大刀与日军展开巷战。最终成功夺回枫泾镇,为友军争取了时间。但为掩护大部队向嘉善县转移,留下的一个连的兵力断后。留守枫泾镇的一连在刘连长带领下,接连打退日军五、六次冲锋,黄昏时刻,刘连长最后在敌群中拉响了手榴弹,全连官兵壮烈牺牲。这就是凤凰人的血性。

Still0903_00006_副本.jpg

嘉善阻击战七天七夜  忍饥挨冻死守阵地

1937年11月5日,日军第10军从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后直扑南京,128师师长顾家齐奉命从宁波急行军驰援嘉善,承担坚守4天、掩护上海主力撤退的任务。自11月10日起,全师在嘉善外围、沪杭铁路及杭善公路(现320国道)一线与日军展开血战,陈范率767团防守陆家浜至南桥(今属嘉善县里泽乡)一线国防工事。

“那仗打得太苦了!”陈启迪回忆,11、12月的海风冰冷刺骨,官兵们却只穿单衣、草鞋,还常常断粮;面对日军飞机、重炮、坦克的立体进攻,不少人肠子都被弹片打出来,又塞回去,用大刀刀把上的红绸子捆住继续冲锋;一位向姓连长双腿被炮弹炸断后,皮肉连在一起无法动弹,身边的人都牺牲了,他毅然砍断残肢爬向机枪,扫射冲上来的日军,最终被手榴弹炸得粉碎……“当时凤凰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现在想起这些事,哪个能不心痛?”

原定4天的阻击任务,因接防部队未到,128师硬是苦撑了七天七夜。“六千人的丙种师,伤亡近三千,有姓名的牺牲者两千多,失踪的战士一千多。”陈启迪说,当时战场上还有汉奸指引炮火,日军轰炸精准度极高,多重困境下,128师孤军作战,牢牢守住了嘉善县这个重要阵地。

微信图片_20250903133545_74_6.jpg

死守67号铁桥  为撤退打通“生命线”

至11月15日,128师虽伤亡惨重,但已超额完成阻击任务。然而日军持续增兵迂回,全师面临后路被截、腹背受敌的险境。为保障主力撤至嘉善火车站二线阵地,师部急令陈范率767团西进,死守嘉善西门外的67号铁桥——这是全师撤退的唯一通道。

“67号铁桥是128师撤退的唯一通道,过了桥就能撤到安全地带,但过桥前的区域都在日军进攻范围内。”陈启迪回忆道,“当时部队已连续血战七天七夜,人员消耗殆尽,直到有部队来接防,上级才通知可以撤退换防。可就在准备撤退的关键时刻,日军敏锐察觉到动向,特意加大了进攻力度,目标就是把67号铁桥堵死、炸掉,所以守住这座桥的重任,全落在了当年我父亲所在的767团肩上。”

11月16日,767团迎来了整场阻击战中最为艰巨的一战。为彻底围歼128师,日军集结优势火力,对67号铁桥发起猛攻。陈范沉着指挥部队在桥头构筑防线,以密集火力顽强阻敌。战斗中,桥体多次遭炮火损毁,官兵们一边持续与日军激战,一边协助工兵冒死抢修桥梁,血战至深夜,成功掩护主力部队全部后撤。待任务完成后,为阻止日军追击,767团果断将67号铁桥爆破。

嘉善血战铸丰碑  功在千秋护后撤

“铁桥前面是旷野,没有任何掩蔽,一开始派了600名官兵在前面抵抗,可平地作战根本挡不住日军——他们人数更多、武器和装备都远优于我们。日军大部队一到,先以炮火全覆盖轰炸,600多人几乎全部牺牲。”陈启迪痛惜地说,“67号铁桥成了128师生死存亡的最后一关,双方都志在必得,一旦日军占领这里,128师就全完了。最后这关能守住,打得极其惨烈,连顾家齐师长和司令部的非战斗人员都全部冲上了前线,终于撑到了主力安全撤退。”

嘉善阻击战中,中日双方投入兵力均超万人,128师共歼敌数千人,日军七昼夜仅推进11公里,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血的代价。这场战役被誉为“淞沪大撤退期间最成功的阻击战”,128师官兵以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成功牵制日军,为淞沪战场数十万中国军队主力的安全后撤赢得了生死攸关的转机,为全民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来源:凤凰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候一帆 何为

编辑:周奕

本文链接:https://www.fhxww.cn/content/646943/95/1525227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