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存在弱化现象。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在学生群体中逐渐蔓延,校园霸凌事件时有发生,个别学生心理脆弱,极端思想和行为时有发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其主要原因:一是成长环境的负面影响。据调查,我县每年有50%以上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仅留守儿童就有近1.2万人。这些儿童缺乏父爱、母爱,更缺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方面的必要教育和引导。二是传统文化的教育缺失。多年来,由于教育结果评价体系的原因,学校教育仍侧重于学生的解题准确率,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力度不够。三是人格塑造的土壤无力。许多家长的价值观思想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下一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
为加快推进我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特此建议:
一、开展经典诵读和古典名著阅读活动。推进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先推行《弟子规》的诵读,再践行《弟子规》作为日常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由浅入深引入《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论语》、《大学》、《中庸》等,分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个学段。古典名著阅读则按小学低学段以《山海经》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阅读为主,小学高学段及初中学段以《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明清小说经典著作为主。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程。提速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工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落实到校园文化建设。以《习训齐家:中华传统家教家风》为参考内容,对各学段学生加强家风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孝、仁、义、礼、智、信的优秀人格。逐渐拥有较强的明辨是非能力,树立爱家、爱国、爱党、爱人民和爱社会主义的正确意识。
三、大力推进凤凰本土文化进校园。将凤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各方面文化进校园,让学生了解家乡民族英雄郑国鸿、革命烈士戴钟萍、文坛巨匠沈从文、民国总理熊希龄、画坛巨匠黄永玉、钢铁博士肖纪美等,增强自信,传承精神。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度了解凤凰各民族非遗和书法国画艺术等。组织学生过“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让学生玩打陀螺、踩高脚马等文体项目。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从小树立各族人民一家亲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县在编中小学教师3257人,其中语文学科教师800多人,历史学科教师100多人,道德与法治约500多人,美术教师约118人,音乐教师约106人。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尤为重要。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内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校园内设置文化长廊、名人雕像、文化景观等,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凤凰本土文化的精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六、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加强对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评价,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系中,纳入教学评估考核和德育工作考核之中。建立更为完善的管理考评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定期开会研讨。强化宣传,总结典型,营造更好的宣传氛围,让家庭和社会更多参与。
来源: 凤凰县政协办
作者: 凤凰县政协办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