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熊希龄与湖南巡抚陈宝箴

  熊希龄(1870-1937),字秉山,人称熊凤凰。他自幼聪明,五、六岁时已露锋芒。《三字经》和《百家姓》,他只用几天时间就能背熟,对诗文相当精通。1889年,他中进士,1891年考中翰林,与张謇同榜。光绪帝在其考卷上批道:笔摇五岳,气行全球,横五大洲杰作也。1896年,他从北京回到湖南,积极参加维新变法,创办了湖南时务学堂,并任《时务报》总编辑,后来当上中国第一任内阁总理,1937年病逝于香港。开国总理周恩来曾评价:熊希龄是袁世凯时代的第一流人才。

  在袁世凯时代,袁世凯对熊希龄极为器重。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时,袁世凯举荐熊希龄为东三省盐运使。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任临时大总统,由唐绍仪组阁,委任熊希龄为财政总长,唐绍仪变更,袁世凯又任命熊希龄为热河都统。1913年7月,袁世凯再任命熊希龄为国务总理。此时的袁世凯表面上对熊希龄很关注,内心却有阴谋。熊希龄被蒙在鼓里,其实袁世凯暗地派司法总长许世英调查熊希龄送给袁世凯亲信姜桂题乾隆皇帝折扇之事,事情不大,却构成袁世凯挟制熊希龄破坏国会和解散国民党的圈套。1913年10月,袁世凯以军警数千人冒充公民团包围议会,强迫选举其为正式总统,立即着手筹划解散孙中山创立的国民党,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11月3日上午,袁世凯约熊希龄到总统府商量解散国民党的事情。迫于袁世凯的威慑,只好听从袁世凯的摆布,同意解散国民党。一个好端端的国民政府被解散,复辟帝制。

  熊希龄从国民总理位置下来后,放弃从政,办学从教,做慈善工作,直到去世。熊希龄从小性格文静孤僻,喜欢沉思默想。熊希龄7岁那年,父亲见凤凰地处偏远闭塞,文化落后,对他的教育很不利,便将家迁到沅州府治怀化的芷江城。父亲是一介武夫,擅长射箭舞刀和骑马打仗,但有重文轻武思想,对科举相当神往。他不希望儿子重武轻文,另外寻求飞黄腾达之路。他要熊希龄弃武从文。

  芷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上一直是湖南通贵州、云南、四川的必经之道,是调换船只车马的一个大站,因而带来芷江的繁荣,成为五溪大湘西的一个重要古城。今天的和平文化、妈祖文化,给芷江带来了福音,带来了辉煌。

  熊希龄到芷江后,终日闭门读书,十分刻苦。15岁那年,在朱其懿主持的沅州秀水书院和沅水校经堂举行的院试上,熊希龄名列榜首,被取为第一名秀才。1889年,19岁的熊希龄参加长沙省试,取得优异成绩。1891年,他21岁参加省城乡试,考中举人,这是他踏上仕途的第一步。1892年,清政府在北京举行会试,由礼部主持,应试者必须有举人资格。这次考试,熊希龄很顺利地考中贡士。但他并不满足,在后两年中,他考取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后来甲午战争失败了,熊希龄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当时雄心勃勃,决心考入散馆,尽快地升迁,以实现他推翻皇朝专制的政治抱负。当时清朝光绪政府软弱无能,民族危机空前高涨,尤其是《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大家认识到这是丧权辱国。李鸿章遭到爱国有志之士的弹劾,并纷纷上书清廷,要求毁掉该条约。年轻的熊希龄也几次上书,慷慨陈词,反对甲午战争后向日本妥协投降,渴望革新政治,富国强兵,以抵御列强的侵略,反对清朝政府的投降政策,认为那是养虎贻患,后患无穷,只有振兴国家,才是根本之法。在这种思想的激励下,他与张謇一起弹劾李鸿章,坚决反对与日本讲和,结果遭到斥责。于是他俩决心从维新变法入手,兴实业,办教育,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丛而使人民摆脱贫困,使国家摆脱外侮。

  张謇虽比熊希龄年长17岁,但他的思想却与熊希龄非常接近。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对熊希龄一生的政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1895年初春,张謇受两江总督张之洞委派,去通州创办纱广。张謇很高兴,邀熊希龄二路同行,但熊希龄因有陈宝箴儿子陈三立的邀请回到了湖南,没有去通州。

  熊希龄在陈三立的鼓动下,回到了湖南长沙。那年他26岁,就是这一年,他结识了谭嗣同和唐才常,认识了陈三立父亲一一湖南巡抚陈宝箴。

  这一年长沙的秋天,高温酷暑仍没有减退。骄阳似火,大街小巷热风肆虐,暑浪袭人。在这个大热天里,熊希龄穿一件纺绸汗衫,满头大汗地在陈三立陪同下去拜见湖南巡抚陈宝箴。

  64岁的陈宝箴,听到这个湖南当年的神童来到亲自到大门口迎接,熊希龄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一老一少谈得十分投机。陈宝箴回忆起当年从麻阳去凤凰上任后的坎坷经历不禁感慨万分,对熊亦倍感亲切。

  熊希龄在陈三立的联系下,还与谭嗣同、唐才常等一批湖南籍的年轻人走到一块来了。

  思想极其活跃的熊希龄成为了陈宝箴衙府的常客,面对这位已经64岁的陈宝箴老人,他的救国救民的愿望更加强烈。在他眼里,陈宝箴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地方官吏。熊希龄每每谈到北京的形势,谈到李鸿章与日本签署的《马关条约》,谈到钦差大臣刘坤一在山海关抗击日口的故事,谈到慈禧六十大寿不管前方战事吃紧还悠闲地看戏三天的情形,声调一阵比一阵高,像是声讨,像是控诉,又像责骂……

  陈宝箴一边听一边劝他息怒。接着,陈宝箴向他详细地阐述湖南新政的一些想法和方案。以开化湖南为己任,锐意整顿,加速湖南新政步伐。他并决定创办和丰火柴公司,招商引资,合伙入股,命名湘善证和丰公司;成立湖南矿务总局,采掘湖南丰富的矿藏资源,积极发展湖南地方民族矿业;设立湖南电报局,架通长沙至湖北蒲圻450多里长的电线,建一个机器制造公司,一个发电公司,如今在逐步实施之中。陈宝箴的这一系列想法得到了学政江标的支持,江标还提议创办《湘学报》,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宣扬谨慎的改革纲领……

作者:夏长阳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