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声琅琅之下,是谁在负重前行 ——凤凰县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战疫复课群相

红网凤凰县分站4月19日讯(通讯员 龙志先 田芬)四月,疫情向好,莘莘学子纷纷返校复学。凤凰县思源实验学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全力保障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行了全封闭管理。如今校园秩序井然,书声回荡。然而,在这琅琅书声的背后,却有着那么一群老师,在默默地负重前行。

胡月:放不下孩子,更放不下学生

胡月是初三语文教师,齐肩短发,笑容甜美,明眸善睐中,透着一股子坚毅。接到学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的通知后,她心里犯难了:老公在二中也任教初三,同样接到全封闭管理的通知,夫妻俩都将在各自的学校隔离起来,父母年事已高,儿子才5岁,谁来带呢?几翻纠结之后,胡月决定把孩子送到姑姑家,让姑母帮忙照看。

儿子平时比较依赖胡月,晚上睡觉都要她讲故事哄着,为了让孩子尽早适应新的环境,她们全家提前一起来到姑姑家住。临近开学的前一天,趁着孩子还在熟睡,她就悄悄地返校了。

现在,她每天给学生测量体温、钻研教材、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功课、与学生谈心,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疫情耽误太久了,她要把学生延误的学业补回来,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终于闲下来的时候,她拨通了姑姑的电话。“妈妈,我要妈妈。”电话那头的声音,让她接听电话的手颤抖着。

“说不想孩子,那是假的。”胡月说,“我尽量控制自己不要打姑姑电话,害怕自己一时忍不住会哭,毕竟孩子太小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我。”

当问及如果有人可以接替她的工作,让她回去带带孩子,她是否愿意。

胡月说“学生快毕业了,学习很紧张,别人来带我不放心,我放不下我的孩子,同样也放不下我的学生。”

“胡老师可好了,说话轻言细语的,还特别照顾人,我们都喜欢她。”25班学生龙江磊如是说。

向贵芝:把工作填满了时间

向贵芝是初三英语老师,与胡月一样,她的老公也在各自不同的学校被“全封闭式”管理着,也有一个幼小的孩子托给姑姑照看,不同的是,她的女儿才一岁,她的心更“狠”。

除了一天三堂英语课以外,其余时间,都经常和学生在一起,用英语和学生交流,让英语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她把工作填满了时间,让她无暇顾及工作以外的事情。向贵芝很少给姑姑打电话,并不是她真的狠心,而是不想触及心中那根最柔软的“弦”。

思源学校是县长的挂点联系校,县长多次来校指导工作,对老师的要求很严,期望很高。向贵芝任教两个班的英语,学生大多是农村留守儿童,英语底子薄,英语语感差,学生又快毕业了,加上疫情的影响,留给她的时间实属不多。

“我不能给县长丢脸,我要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补齐这个短板,让学生在英语竞争中胜出,让学校在同类校评比中胜出。”面对当前的困难,向贵芝坚定而执着。

杨二萍:学生进步,我就开心

与胡月、向贵芝相比,杨二萍则要幸运的多,因为她的老公和她同在一个学校,他们可以把2岁的女儿带到学校一起生活。但要教好初三英语,还要带好孩子,她一点也不轻松。

这不,杨二萍刚刚上完英语课,来到办室正要好好休息一下,女儿吵着要看动画片;杨二萍刚刚写教案,女儿吵着没人陪她玩;杨二萍想要批改作业,女儿吵着要到外面骑单车。晚上,当杨二萍上完晚自习回来,还要给女儿洗澡,给她讲故事,哄她睡觉。女儿睡着了,她才坐下来,翻开学生的作业本,一题题地批改。

“作业不能过夜,否则就失去了布置作业的意义。”杨二萍说,“忙是忙了点,看到学生一天天地进步,我很开心。”

书声琅琅之下,是谁在负重前行?

是胡月、是向贵芝、是杨二萍这些可亲可敬的老师,她们舍小我为大我,舍小家为大家,不讲困难,不讲条件,绝对服从。她们的心里,一头装着孩子,一头装着学生,但在不知不觉中,心里的天平倾向了学生。当疫情来临之时,人们的目光都盯向了最美的“逆行者”,孰不知,疫情向好之后,还有那群默默无闻,用实际行动履行为人师者天职,用担当诠释职业操守的老师,他们同样是最可爱的人。

来源:县教体局

作者:龙志先 田芬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