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真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活动。

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

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

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

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法治文化墙。
凤凰新闻网6月2日讯(通讯员 莫有兵)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平安、稳定、有序的乡村发展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行的基础。近年来,凤凰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工作要求,通过打造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加强重点对象法治培训,广泛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创建活动,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切实增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法治动力。
紧盯关键少数 以“培训”增强法治宣传辐射力
一是突出对重点对象的法治培训教育。组织领导干部和村组干部深入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扫黑除恶、疫情防控等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法治意识;对企业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加大税法等法律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商户依法经营意识;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交通、消防、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增强学生自我防范和遵纪守法的意识。二是按照“订单送课、分类施讲、全员覆盖”的思路,以村组干部、农户户主为重点,结合各自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方式,认真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训活动,努力做到户户都有法律明白人。三是组织就业、农技等单位,深入各乡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及时掌握农业种植技能及相关法律知识,有效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因地制宜 以“阵地”扩大法治宣传影响力
为夯实法治乡村建设基础,凤凰县强化普法阵地建设,推进村农家书屋与法治书屋相结合,282个村(社区)建设法律图书角282个、法治宣传栏282块、法治文化墙500多平方米,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法治文化氛围,让农民对普法宣传效果看得见、摸得着,使广大农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
突出重点 以“活动”增强法治文化感染力
凤凰县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为载体,以提高重点普法对象法律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一是组织律师、公证员、法律援助工作者及普法志愿者深入17个乡镇、282个村(社区)通过开展法治讲座、集中宣传咨询、展出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结合不同群众的法律需求,有的放矢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10余场次、解答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及法治文化用品12万份、受教育干部群众及师生10万人次,真正把法律知识宣传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二是根据农村群众实际需求,利用乡镇赶集日、节庆民俗活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等,开展“法律知识进家庭”常态化活动,深入到农村集市、田间地头,采取法律宣传、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散发宣传资料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律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共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30余次,展出展版150余块,悬挂横幅180多条,散发宣传资料12万余份(册),解答法律咨询20O0余人次,受教育人数达8万人次。三是广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凤凰县以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乡村治理体系为目标,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创建标准和考评方式,探索建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机制。截止目前,落潮井镇勾良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新场镇小垅村、沱江镇沙湾社区、沱江填大湾村和廖家桥镇古双云村被命名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麻冲乡竹山村正在积极申报中。
挖掘特色 以“作品”丰富法治文化渗透力
为保障农村法治文艺演出能够常看常新,凤凰县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组织专业文艺团队指导创作出了一批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组织文艺爱好者建立法治文艺演出能人库,以凤凰阳戏、霸王鞭、傩堂戏、三句半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编排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法治文艺节目50余个,开展进村组、进广场、进集市巡演20余次,充分发挥法治文化阵地作用,每周定期开展法治文艺节目演出。
依托资源 以“媒介”扩大法治文化传播力
凤凰县充分运用新媒体信息扩散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形式丰富、互动性强等独特优势,在“智慧凤凰”“凤凰融媒”等新媒体平台上,不定期以文字、漫画、视频、图文的形式发布以案释法、法律法规条款等普法内容供广大群众浏览,真正让这些新媒体平台成为群众贴身的“法律顾问”,最大程度线上线下满足群众学法需求。全县282个村(社区)均建立了“湘西为民”微信群,法律顾问也及时入驻,围绕群众个性化普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解答咨询等服务。
来源:县司法局
作者:莫有兵
编辑:黄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