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芬芳九月 教师礼赞丨韩曼琳:岁月芬芳 最美是你

图片11.png

凤凰新闻网9月9日讯(通讯员 杨艳)手握一支粉笔,身立三尺讲台,胸怀一颗拳拳之心,是她十四年的人生常态;常凝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常伴一个个披星戴月的背影,常听一阵阵琅琅书声,是她默默耕耘教坛的动力之源。她是深受学生们欢迎的好师长,吐露知识的芬芳,孕育着明天无限希望;她是无私的蜡烛,燃烧自己,点燃通往美好明天的光亮;她是孩子世界里的光,也是同事们的榜样,她就是凤凰县箭道坪第三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韩曼琳。

自2009年走上讲台,韩曼琳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了14个春秋。这一路来,她扎根一线,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深受学生、家长、同事和学校领导的好评。先后荣获凤凰县“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指导老师”“防疫工作先进个人”,州“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

身立讲台 潜心耕耘

“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教学中,韩曼琳全身心投入,积极探索,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她重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无论她带哪个班级,都会推荐合适的书籍,师生同读,利用业余时间一起探讨书籍里的好词佳句,汲取营养。她所带班级学生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写话,都在同年级组处于优势。看图写话教学,成为年级组典范,学生作品作为美文在年级组各班级进行分享交流。

2023年秋季开学,韩曼琳的女儿不慎右手尺桡骨骨折,手术住院治疗期间,她两头兼顾,不仅从未耽误教学工作,更是勇挑校级优质课重担。为了上好校级优质课,她反复研读教学内容,“一稿”“二稿”“三稿”……大到教学框架,小到一张图片,一段录音,她都反复琢磨推敲。正是凭着这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信念,她一步一步丰富充实自己,荣获校级优质课第一名,深受上级评委专家的好评。

图片12.png

同时,身为教研员的韩曼琳,积极带领组员深入教育教学研究,随时组织本组语文老师进行碎片化教研,教研氛围浓厚,紧跟当前新课标要求,来实施教育教学任务,踊跃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在阅读汇报展演中,带领二年级语文组表演《最后一只藏羚羊》获得学校阅读汇报特等奖。

细心关爱 耐心帮助

图片13.png

植根于爱的土壤,教育艺术之树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韩曼琳总是用最真诚的爱去关心和教育学生。她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她曾用爱心,去扬起学生心里的风帆。她用鼓励式教学来激励学生学习。班上同学不论是谁,只要稍稍进步,她就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其加以鼓励,使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韩曼琳表扬班上一位字迹有进步的同学,令她意想不到的是,下课之后,那个同学跑到她面前说:“老师,下次我还要把字写得更好。”之后的每一次作业,这位同学都书写得特别工整,进步也越来越明显。

韩曼琳老师深受启发,在班上采用积大拇指的激励方式,大拇指积到一定数量可以进行抽奖,获得自己喜欢的小奖励。一时兴起,班上掀起积大拇指的热潮,孩子们的作业工整,课堂表现更积极,集体更加团结。走进教室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师,我作业都认真写完了。”“老师,我会背课文了。”“老师,你看我的写话,我都能写两面纸了。”“老师……”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图片14.png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班主任,韩曼琳事无巨细,一丝不苟,时时刻刻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着每一位学生。

班级管理中,她注重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她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每次走进教室,看到地上有垃圾,她总是默默捡起来丢进垃圾桶。久而久之,地上的垃圾越来越少,主动捡拾垃圾的同学越来越多,他们甚至还会相互提醒。

一天课间,韩曼琳正在帮一位同学过关语文知识,这时,另一位同学来到她身边说:“老师,我可以去帮×××同学吗?”“当然可以,在你帮助她的同时,你也会不断进步。”就这样,一对一的爱心帮扶成了班级常态,同学们在帮扶中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

一路走来,是汗水的艰辛,也是收获的欢歌。韩曼琳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文明班级”,2023年度“快乐暑假”作业评比一等奖,“足球联赛”冠军,“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优秀读书笔记团体一等奖,学生书法大赛团体一等奖,“读书节系列活动”总评一等奖,“体育节”入场式一等奖,“体育节”团体总分一等奖。一次次的获奖,不仅是对她和学生共同努力的肯定,而且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图片15.png

“教书有路勤为径,育人无涯爱做舟”。韩曼琳以无私精神,行而不辍,履践致远,用真情与汗水播撒爱和知识,点燃梦想托起明天,如春风化雨,育桃李满天下。

来源:箭道坪第三小学

作者:杨艳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