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我县是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旅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理清我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交”历史脉络,讲清凤凰“三交”故事,规划“三交”蓝图,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旅品牌,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内外享有盛名旅游目的地,是我县落实民族政策的任务和工作方向。
为我县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旅品牌 建设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特建议:
一、讲好各民族“三交”故事,增强“五个认同”。一是着力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制定凤凰县民族文化资源普查工作方案,组织专业队伍深入挖掘整理历史文化遗迹、传统习俗及宗教文化、农耕文化等民族文化资源,建立完善凤凰县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础。二是着力编纂民族“三交”史料。编纂《凤凰县各民族“三交”史》系列丛书、画册等,以丰富、翔实、生动的史料素材展现凤凰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展示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全方位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凤凰篇章。三是聚力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出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旅品牌政策文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景区景点、博物馆的标识标牌、讲解词、宣传视频等旅游服务载体,切实讲好民族“三交”故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浸润人心,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二、拓展各民族“三交”渠道,推动文旅融合。一是搭好平台载体促融合。在重要景区景点开设苗医药康养中心、银饰加工作坊等非遗展示体验区,支持博物馆、展览馆、景区景点及古城、古镇、古村落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体验基地,让非遗“护”得好、“活”起来、“传”下去,使景区景点成为游客感受凤凰非遗的阵地。二是开展文化交流促融合。举办好“二月二”炯文化节、“四月八”苗族跳花节、“六月六”苗歌节和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筹办好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展好民族歌舞、民族美食等民间技艺展演活动,让游客感受凤凰县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三是推动科技赋能促融合。加大智慧旅游建设力度,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拓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裸眼3D、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展示凤凰县各民族“三交”故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三、开发各民族“三交”产品,塑造文旅IP。一是塑造“石榴侠”民族团结形象IP。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景区”工作,深入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精心设计“石榴侠”民族团结吉祥物,培育文旅博主、网络人士、文创人才、文旅营销、自愿者服务等一批“石榴侠”民族团结宣传大使,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大众化、实体化,引导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二是塑造“神秘凤凰”文创产品IP。支持文艺表演团体、旅行社和景区深度合作开发反映凤凰县历史文化、民俗特色、非遗等互动性强的精品文艺节目,鼓励文旅企业开发具有中华文化符号的银饰、蜡染、苗绣等民族文创产品,丰富文旅品牌内涵,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三是塑造“文化凤凰”精品游线IP。依托南方长城、八公山蚩尤战神铜像、官上坪炯文化广场、菖蒲塘村、无愁河、中华大熊猫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传统古村落等文旅优势资源,设计推出“文化寻根溯源之旅”“非遗传承0.000体验之旅”“古村古镇研学之旅”等“文化凤凰”精品旅游线路,讲好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各民族“三交”故事,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力提升我县旅游体验的档次,使凤凰 5A级旅游品质再上新台阶。
来源: 凤凰县政协办
作者: 凤凰县政协办
编辑:黄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