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县:“志愿红”护航“五一”旅游季 贴心服务彰显人文温度

凤凰新闻网5月6日讯(通讯员 傅海清)5月4日,跳花街志愿服务点前,一对年轻夫妻正向志愿者廖精武问路。“左边石板路下去就是沱江边。”这位新兴领域育英学校的党员志愿者一边指引方向,一边贴心提醒步道湿滑。“五一”假期,这样的场景在凤凰古城每日上演数千次,成为古城生动的画卷。

当沱江碧波映照着吊脚楼的倒影,日均数万游客踏入这座沈从文笔下的文明之城。在熙攘的人潮中,县委社会工作部组建的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分布于南华里、跳花街等6个服务点位,用专业服务、创新举措和暖心细节,志愿者500余人次服务游客8万多人次。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游客在感受古城山水之美的同时,更触摸到浓厚的人文温度。

岗前“充电”强根基 专业服务显担当

“各位志愿者请注意,心肺复苏操作时,手掌根部要重叠,双臂需垂直向下按压……”“五一”前夕,在凤凰县图书馆内一场沉浸式岗前培训拉开帷幕。早在一个月前,县委社会工作部便启动志愿者招募计划,从返乡大学生、新兴领域、公职人员、青年创业者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构建起多元化的服务梯队。

“我们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专业。”县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介绍,此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重点围绕凤凰历史文化、职业道德与文明礼仪、交通疏导技巧及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展开。南华桥头服务点,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吴彦桔对此深有体会:“我在线上培训时特意练习了英语服务用语,没想到真派上了用场。”5月2日,一位外国游客询问文星街道路线,她先用中文理清路线,再用流畅的英语翻译,赢得游客连声致谢。

除了知识储备,岗位分工更体现精细化。6个服务点位实行“站动交替”模式,每个点位分两班,每班设静态服务岗与动态巡逻岗。志愿者们既能化身“文化讲解员”,讲述沈从文与翠翠的故事,也可秒变“应急小管家”——爱心医药箱内,外创药、感冒药、肠胃药、防暑药品一应俱全,随时为游客提供应急处理。

服务点位成“驿站”智慧疏导解难题

南华里、水田路邮电局等6个服务点,成为游客的“暖心驿站”。在水田路邮电局服务点,县一中老师张懿忙得不亦乐乎。作为英语专业八级的基层干部,她不仅要解答停车疑问,还不时为外籍游客提供翻译服务。“我们准备了《旅游服务指南》《乘车接驳服务指南》《凤凰智慧停车指南》等资料,游客扫码即可查看实时信息。”她介绍,针对自驾游客集中的特点,志愿者会推荐合适的停车场,或引导使用“智慧停车”小程序,有效缓解古城停车难题。

衡阳师范学院学生、英语六级的孙欣在这里度过了忙碌的假期:“许多游客想便捷前往高铁站,我们会推荐小程序打车,或是指引南华里接驳车点搭乘专线。”考虑到天气炎热,她和同伴们还贴心地建议游客选择阴凉的虹桥路线进入古城主区。让她倍感自豪的是,面对外国游客的咨询,她用英语交流20多分钟,详细解答了俄罗斯迈克尔一家关于景区路线等疑问。

南华里服务点,湖南工学院学生刘智林则用镜头记录着志愿服务的瞬间。擅长摄影的他,将志愿者疏导交通、答疑解惑的画面制作成短视频,让“志愿红”通过新媒体感动更多人。“除了常规的景点推荐,游客还会问附近的餐馆、接驳点位置。”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他提前熟记相关信息,成为游客口中的“小灵通”。

返乡学子添活力 青春力量筑“活地图”

在志愿者队伍中,返乡大学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是我第二次当志愿者,比去年更有经验!”衡阳师范学院学生吴雨桐在高速服务点日均解答百次咨询。北京游客的一句“从你们身上看到了凤凰的朝气”,让她深感责任之重。

这群年轻的志愿者用创新思维为服务注入活力。“我们既是服务者,也是家乡的‘代言人’,希望通过点滴行动让游客爱上凤凰。”吴雨桐说。湖南科技大学大一学生田智光在跳花街服务点感慨地说:“当我为他人伸出援手时,内心被温暖和喜悦填满。尤其想到自己能以绵薄之力助力凤凰旅游业的发展,一种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

吉首大学大一学生田宇在奇峰广场服务点,面对游客关于古城路线、周边景点、美食推荐等诸多问题,他一会儿用手指方向,一会儿拿出服务指南详细介绍,一会儿又耐心讲解特产和景点。当游客晚上返回服务点,称赞他推荐的路线很好时,田宇心里满是幸福:“我觉得志愿服务特别有意义,能帮到游客,我特别开心!”

麻俊、莫天宇、张宇瑶、田子怡、田敏佳、张明嫣、莫东燃、吴雨馨、金典、刘馨、田卓、龙胜晴……一批大学生怀着热爱家乡的情怀,“五一”假期返乡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为凤凰文旅发展尽献力量。

政企协同“强后盾”全天候守护显温情

志愿者在前线奔忙,后勤保障同步在线。县委社会工作部全员上岗,为志愿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持:提前调配应急药品,在各点位设置遮阳棚和休息区,每日安排专人配送饮用水和防暑物资。5月3日下午,三名游客在南华里手指、脚趾流血,志愿者立即用碘酒、创口贴为她们止血。

社会力量亦温暖同行。财信吉祥人寿保险凤凰支公司为志愿者送来400余斤清甜西瓜,镇筸阿牛饭店则免费提供100余份爱心盒饭,让志愿者在忙碌中感受到家乡企业的关怀。“看到志愿者们晒红的脸庞,我们就想做点实事。”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份心意既是对志愿服务的致敬,也是企业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缩影。

在小憩公园等交通要道,新场镇、腊尔山镇、林峰乡等乡镇的应急志愿者配合交警挥动旗子、吹响哨子,用绳子疏导人流。新场镇组织委员余兰清在服务点忙碌不停,又是发放资料,又是给游客指引方向。5月2日上午,木江坪中学地理老师周康艺准确指引一名游客找到沱江河中游路线,来自广州的游客竖起大拇指:“你们比导航还管用!”

细节之处见真章 文明新风润人心

志愿服务的温度,藏在一个个细节里。南华桥头服务点,志愿者爱心协会高湘平巡逻时,主动搀扶老人、小孩过斑马线;奇峰广场服务点,志愿者积极帮助游客搬运行李;南华里、跳花街服务点,志愿者主动帮助游客拍摄全家福,用镜头定格美好瞬间。福州游客张先生赞叹道:“凤凰的美,不仅在山水,更在人心。志愿者的一句‘慢走’‘需要帮忙吗’,让我感受到这座古城的温情。”

文明倡导同步发力。《凤凰县文明旅游倡议书》在各点位发放,志愿者呼吁爱护环境、遵守秩序。笔者发现,越来越多游客主动接过倡议书,“轻声说话、垃圾入箱”成为自觉行动。

当“五一”假期接近尾声,沱江两岸的“志愿红”仍在街巷穿梭。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微笑传递温暖,让千年古城在文明新风中焕发光彩。正如凤凰县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所说:“志愿服务没有终点。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打造常态化服务品牌,让‘志愿红’成为凤凰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沱江流水潺潺,这群可爱的志愿者用汗水书写着新时代的志愿服务答卷,成为每一位游客心中温暖的记忆。他们是古城的文明使者,用爱与担当让凤凰的人文温度触手可及,让这座古城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县委社会工作部

作者:傅海清

编辑:龙珍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 影像凤凰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