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闻网1月22日讯(通讯员 吴一超)“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致丧败。”历史早就道出治国的根本,作为执政党,要“以民为本”,充分认识到我们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共产党赖以生存的根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孔子曰:“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信仰的树立与执政党的作为息息相关,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人人自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用坚定的信念支撑信仰,用严格的纪律纯净信仰,用朴实的行动守护信仰,那么人民群众自然成为共产党最坚强的后盾。
用坚定的信念支撑信仰。革命时期,无数先辈依靠坚定不移的毅力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逐步将革命推向胜利。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义务造林,坚定着“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信仰,这种精神感天动地,催人奋进。“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诚信之星”林则银,她扎根社区近二十载,从为民服务的“小”事入手,于“细微”处见赤子深情,创新设计“七彩民情图”,用不同颜色标记重点关注的家庭,帮助排忧解难,让居民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榜样星光璀璨,照亮前行之路,是鲜活的教材。正是因为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用信念支撑信仰毅力前行,在严峻的社会现实中锤炼出光芒四射的党性,用一个坚毅的共产党人肩膀支撑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信仰。
用严肃的纪律纯净信仰。信仰无大小之分,却有单纯与复杂之分,有人在顺境中选择信仰,有人在逆境中抛弃信仰,这都源于他们内心对信仰的不坚定,或者说选择信仰不单纯。当前,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如何让自身信仰不受外界影响,这是一个重要命题。1921年7月,13名中国青年来到上海,召开了中共“一大”。他们因为共同的信仰信念,聚集在相同的历史原点,也因为信仰的不同,从这个原点走向不同的人生方向,有的成为烈士、有的当了叛徒,还有做了汉奸。奋斗终身的毛泽东、董必武一直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参与并领导革命走向胜利。在为信仰坚持、奋斗过程中,陈潭秋、何叔衡、邓恩铭被敌人杀害,英勇牺牲;王尽美身患重病,为党的事业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他们的英名事迹已载入史册、永垂不朽。张国焘、周佛海、陈公博更是叛党害党,最后落得苟延残喘,成了历史的罪人。“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信仰的确立,为老一辈革命家找到奋斗方向;信仰的坚守,更让他们付出一生追求,甚至生命。就如同方志敏在敌人监牢里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正是因为有革命先烈对信仰义无反顾的执着坚守,才有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用朴实的行动守护信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重要结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一个18岁战士写下的战斗口号。这就是去年在加勒万河谷斗争中,两次冲入敌阵奋力营救战友而牺牲的烈士陈祥榕,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像他一样还涌现出了祁发宝、陈红军、肖思远、王卓冉等战斗英雄。对于身处和平时期的他们,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他们不惧危险、不怕牺牲地去战斗?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对祖国的忠诚担当,是对祖国最纯粹的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致力于让天下人都有饭吃,在田间地头辛勤耕耘,创造了粮食高产的奇迹;“天眼之父”南仁东,为了建造中国的大型射电望远镜,不畏艰难,历经数十载,让中国在天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认真当好一个医生的“中国肝胆之父”吴孟超;他们依旧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信仰,脚下就会有力量!
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党员干部,对于信仰,我们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更应该沉下身子、放下架子、走出机关、勤下基层去实践,华丽的语言可以装饰信仰的美丽,朴实的行动却可以证明信仰的力量,要彻底从根源处着手,将我们所信奉的“为人民服务”切实地化作最朴实的行动。
来源:县委组织部
作者:吴一超
编辑:龙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