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县吉信镇创新打造“云端集市” 电商赋能土货生金

凤凰新闻网11月18日讯(通讯员   吴东林)今年以来,凤凰县吉信镇立足本地农特资源禀赋,联合电商基地创新打造“云端集市”,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流量聚合为抓手、以产业升级为核心,构建“政府引导+基地支撑+主播赋能+农户参与”的电商助农新模式,让乡土好物借“云”出山、凭“电”生金,通过电商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盘活闲置资源,构建“三位一体”集市生态。

“原来我们要5天才赶一次场,现在天天都能在集市卖菜,还有主播帮我们,真的‘汝瓜啦”!”村民吴金香满脸笑容地向主播们竖起大拇指。

今年10月以来,吉信镇联合吉信电商基地,把闲置市场创新打造成“云端集市”,通过“政府提供场地+主播助力带货+农户参与销售”的三位一体架构:政府主导整合资源,免费开放闲置市场设置50余个摊位,覆盖土味特产、时令蔬菜等多元品类,破解农户“销售无门”难题;电商基地承担统筹职能,建立“提前报备—品类核验—排品规划”的标准化流程,确保农产品供应有序、直播衔接顺畅;农户作为核心参与方,可自主摆摊或委托代理,通过配合主播讲解传递产品特色,形成“人人可参与、户户能受益”的良好格局。

同时,吉信政府通过前期策划、广泛宣传发动,有效激活供给端活力。截至目前,“云端集市”已覆盖500余名农户,联动周生堂等10家企业,实现闲置资源向“增收载体”的转变,为农产品上行筑牢基础,有效激活了农村资源,带动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电商动能。

聚合主播力量,打造“矩阵直播”销售模式。

“云端集市把各村的农特好物都聚到一起,我们直播起来更方便,货品也更丰富哩!““兵哥山货”龙建兵对着手机热情地向网友推介着农产品。

直播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流量聚合与转化,吉信“云端集市”跳出“单兵作战”的传统直播思维,以主播矩阵构建“高密度、高曝光、强聚合”的销售网络,打破传统赶集的时空限制。

在主播培育与整合上,吉信电商基地组织10余人的青年主播团队参与直播,其中“山货一哥”等头部主播粉丝量达23万,团队总粉丝量超150万,形成“头部引领+全员发力”的格局。创新采用“多主播聚合直播”模式,替代原有“一人一场”的分散形式,通过集中时段、集中场景的直播联动,放大品牌声量。同时,依托电商基地构建“采购—分拣—包装—物流—仓储—客服”一站式服务体系,配套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网络,解决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和“进城最后一公里”难题。

截止目前,“云端集市”日均线上订单约2000单,日营业额达5万元;自2024年3月吉信电商基地成立以来,共进行助农直播4000余场,入村直播覆盖全镇15个村(社区)及周边多个镇村,发送快递达70万单,总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实现“流量”向“销量”的高效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锚定“一村一品”,深化“电商+村集体”融合。

“我们村种了400多亩的雪茶,全部都是靠电商帮我们销售,我们发展产业更有信心!”吉信首云村支部书记龙清牛笑容满面地表示。

近期以来,吉信镇以“云端集市”为纽村党支部书记销售与村集体产业培育深度绑定,实现“单点销售”向“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发展的跨越。今年以来,吉信镇党委、政府以打造州府“后花园”“菜篮子”“米袋子”为定位,按照“一村一品”规划,重点培育雪茶、优质稻、蔬菜、紫薯等特色产业1200余亩,建成得胜营社区百亩蔬菜基地、高塘村优质水稻基地、旯都洋村紫薯基地等一批规模化产业载体,为电商销售提供稳定、优质的货源支撑。

同时,不断深化“电商+村集体”合作,吉信镇通过与湘西州宜味电商公司签约,积极构建"电商+村集体产业"的助销模式,推动首云村雪茶、高塘村高山大米、旯都洋村紫薯等村集体特产成为“网红爆款”。为提升产业附加值,吉信镇着力推进品牌化建设,成功注册“吉信满翠园”“吉信高塘米”“吉信薯洋洋”3个商标,通过标准化包装、故事化营销强化品牌认知。今年以来,吉信电商基地助力村集体农产品实现牛心甘蓝销售2万斤、雪茶2000斤、紫薯10万斤的亮眼成绩,实现“直播流量”到“产业销量”转变,形成“直播带货”到“产业兴村”的良性循环。

来源:凤凰县吉信镇

作者:吴东林

编辑:黄文渊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凤凰概览
  • 凤凰旅游
  • 理论园地
  • 文艺频道
  • 凤凰政务
  • 专题专栏
  • 新闻中心

阅读下一篇

返回凤凰新闻网首页